近日,北京大學郝永勝教授在一次學術交流會上表示,新工科人才培養需要做到的是: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功不唐捐。
從行業和企業來說,需要什么樣的工科人才?
那就是:解決復雜能力;獨立思考和協同工作;建立項目模式和數據處理;專業素質和人文精神;符合國家戰略需要。
有了需求就要有培養目標,如果學校再做到四個打通更能幫助學生學習:智慧教室和實驗室打通,課堂講授和線下實驗打通,實驗項目和授課內容打通,畢業論文和創新項目打通。
通過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來實現人才培養的手段很多:郝教授著重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方面給與講解:
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,通過信息技術、智能技術與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,實現“網上做實驗”和“虛擬做真實驗”。
這類課程是通過信息技術、智能技術與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,實現“網上做實驗”和“虛擬做真實驗”,解決了高校實驗教學 “做不到”“做不了”“做不上”的老大難問題。
因為包含多門課程原理,方法和技術,培養學生融會貫通專業課程,應用相關知識通過自主設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綜合設計性實驗,以學科及行業發展前沿問題為選題,以學生自主設計為基本要求,引導學生洞悉,探索學科前沿,不斷激發學生創新興趣的研究探索型實驗。
郝永勝,北京大學教授,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實驗室教育專委會主任。 主要從事虛擬仿真模型、算法、軟件和應用研究,研究領域涉及大數據中間件處理,虛擬現實技術和元宇宙教學生態空間和資源建設,高校實驗室建設等方面。主持設計開發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網上申報、評審、公示和優質教學資源展示信息系統,參與制定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虛擬仿真中心建設體系標準。 現任中國虛擬現實技術與產業創新平臺(CVRVT)教育委員會主任,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。